法律咨询热线:

139-6811-6691

专业铸就信赖 · 律法守护未来

智仁经纬
  •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句话

    编者按各位读者大家好,智仁“微矩阵榜”每周挑选一篇精品文章推送给广大读者:本周推送:【归途回望】的《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句话》是否有一句话可以成为我们一辈子奉行的行为准则?孔子认为是有的,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论语》卫灵公篇第二十四章)。对论语中这段话的翻译,前边部分没有争议。子贡问(孔子)说:有没有一句话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孔子说:大概是宽恕吧!但对这段文字的后半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翻译颇

  • 张拙悟道偈鉴赏

    编者按各位读者大家好,智仁“微矩阵榜”每周挑选一篇精品文章推送给广大读者:本周推送:【归途回望】的《张拙悟道偈鉴赏》《指月录》记载:因禅月大师指参石霜,霜问:秀才何姓?曰:姓张名拙。霜曰:觅巧尚不可得,拙自何来?张忽有省,乃呈偈曰: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破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随顺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花。张拙,是一位秀才,生卒年不详,他去参访石霜庆诸,石霜问他:“秀才,何姓?”他说:“姓张名拙。”石霜借机问道:“觅巧尚不可得,拙自何来?”张拙

  • 道德经最基本的哲学问题

    编者按各位读者大家好,智仁“微矩阵榜”每周挑选一篇精品文章推送给广大读者:本周推送:【归途回望】的《道德经最基本的哲学问题》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现在出版物刊出的古文其标点符号都是后人加上去的。相同的文章由于句逗不同,意思就会不同,有时甚至天差地别。特别是像《道德经》这样道家著作,一个标点符号的差别,就足以颠覆老子的思想。在《道德经》第一章中就出现了,错误的句、逗使得老子所表达最基本的哲学思想被扭曲的情况!《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

  • 道德与法律

    编者按各位读者大家好,智仁“微矩阵榜”每周挑选一篇精品文章推送给广大读者:本周推送:【归途回望】的《道德与法律》道德与法律01孔子特别强调道德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但过于轻视法律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篇第十七章)。季康子孔子怎么样处理政事。孔子回答:为政之道的内涵就是为人端正,你带头端正自己,谁还不端正自己呢?为人端正和为人正直是一个意思,孔子在很多地方强调过,为人正直的重要性,认为把正直的放到不正直的人的上面的位置可以使得不正直的人变成正直

  • 欲慎其终,必追其远

    编者按各位读者大家好,智仁“微矩阵榜”每周挑选一篇精品文章推送给广大读者:本周推送:【归途回望】的《欲慎其终,必追其远》欲慎其终,必追其远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一般的书籍,都将“终”解释为父母寿终,指办丧事。追远解释为追思远去的祖先。整句话的意思: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思怀念远代的祖先,百姓的道德风尚就会日趋淳朴忠厚了。这个解释认为,古人用这一句强调孝道。南怀瑾老先生对此解释提出了异议。他认为慎终追远的“终”就是结果,“远”就是很远的远因。用现在的一句话来讲就是“一个人要想好的结果,就

  • 论语中的经济学

    编者按各位读者大家好,智仁“微矩阵榜”每周挑选一篇精品文章推送给广大读者:本周推送:【归途回望】的《论语中的经济学》论语中的经济学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篇第九章)。鲁哀公向有若问道:年成饥荒,朝廷的用度不足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你为什么不采用“彻”这种十分收成,收取一分收成的税收政策呢?鲁哀公说:我十分收成,收取两成的税收尚且还不够用,还要说收取一成。有若回答道:百

  • 打不倒的孔家店

    编者按各位读者大家好,智仁“微矩阵榜”每周挑选一篇精品文章推送给广大读者:本周推送:【归途回望】的《打不倒的孔家店》儒家的学说思想,可谓历经磨难,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一直到近代的“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都是儒家的学说思想面临灭顶之灾。然而,儒家的学说思想不但没有被打倒,相反儒家学说思想在中国甚至全世界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而且这也是不以人们的意志所转移的事情。秦始皇离我们太远,为什么要焚书坑儒,在此不予讨论,但“五四运动”,离我们还很近,我们共产党积极肯定“五四运动”的意义,那么是“五四运动

共有4页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咨询电话:13968116691

电话:(86)571-87335710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文三路90号东部软件园科技大厦B座20楼

邮编:310012

seo seo